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臟,以心肌炎性病變?yōu)橹鞯募膊?,可引起心肌細胞變性、壞死與間質性炎癥。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膜炎癥改變。隨著病毒學的深入發(fā)展,病毒性心肌炎的發(fā)病率近年來有明顯增長,已在小兒心肌炎中占重要地位。本病臨床表現(xiàn)輕重不一,預后大多良好,但少數可發(fā)生心力衰竭,心源性休克,甚至猝死。本病屬中醫(yī)學“心悸”、“怔忡”、“胸痹”等范疇。
病因病機
小兒素體正氣虧虛是發(fā)病的內在因素,尤以心肺氣陰兩虛為主。溫熱毒邪侵襲是本病的外在因素。此外,發(fā)病也與飲食、疲勞、精神等因素有關。
小兒素體虛弱,衛(wèi)外不固,溫熱毒邪外侵,內舍心脈,氣滯血瘀,胸陽痹阻而發(fā)為本病。病邪深陷,正氣不支,心氣衰弱,心陽不足,則出現(xiàn)心悸氣短,脈細無力。溫邪易耗氣傷陰,病初即可見氣陰兩虛之證。病久陰損及陽,則出現(xiàn)心陽虛衰甚至心陽欲脫之危證。血虛氣弱,血運無力,導致心絡瘀滯不通而出現(xiàn)胸痛如刺,心慌,胸悶,脈澀而結代。
辨證論治
1.邪毒侵心證
[證候] 發(fā)熱或低熱不退,心悸氣短,胸悶而痛,咳嗽流涕或腹痛腹瀉,神疲乏力;舌紅苔薄,脈細數或結代。
[治法] 清熱解毒,宣肺寧心。
[方藥] 銀翹散。主要藥物:金銀花、連翹、竹葉、荊芥、牛蒡子、豆豉、桔梗、甘草、蘆根。加用蓮子心、酸棗仁以清熱寧心安神;咽痛或紅腫較甚者,加山豆根、玄參、板藍根清熱解毒利咽;伴腹痛腹瀉者,加葛根、黃連、黃芩以清熱利濕;胸悶者,加瓜蔞、郁金以行氣寬胸。
2.痰瘀阻絡證
[證候] 胸悶而痛,心悸不寧,喘息咳嗽,痰黏色白,惡心嘔吐,舌苔濁膩,脈濡。 [治法] 通陽祛痰,行氣活血。
[方藥] 瓜蔞薤白半夏湯。主要藥物:瓜蔞、薤白、半夏??杉佑艚?、石菖蒲、丹參、陳皮、白蔻仁以共奏通陽豁痰、溫中理氣之功效。若咳痰色黃,舌苔黃膩者,加竹茹、膽南星、苦參以清熱化痰;惡心嘔吐者,加藿香、蘇梗、佩蘭以化濕和胃。
3.氣陰兩虛證
[證候] 心悸不寧,活動后尤甚,少氣懶言,神疲倦怠,頭暈目眩;口干咽燥,心煩失眠,舌淡紅或少津,脈細數或促或結代。
[治法] 益氣養(yǎng)陰,寧心安神。
[方藥] 炙甘草湯合生脈散。主要藥物:炙甘草、人參、生地黃、桂枝、麥冬、麻仁、生姜、大棗、五味子。炙甘草湯具有益氣滋陰、補血復脈的功效;生脈散具有益氣生津的功效,兩方合用共奏益氣復脈、滋陰補血之功。心悸不安者,加茯神、酸棗仁寧心安神;自汗盜汗加黃芪、浮小麥、麻黃根以益氣斂陰止汗;便秘加瓜蔞仁、柏子仁、桑椹以滋陰潤腸;口渴加蘆根、天花粉以養(yǎng)陰生津。
4.心陽虛衰證
[證候] 面色白,心悸氣短,汗出肢冷,神疲乏力,舌質淡,脈細無力或結代。
[治法] 溫補心陽,救逆固脫。
[方藥] 參附龍牡救逆湯。主要藥物:人參、附子、龍骨、牡蠣、白芍、甘草。若氣虛明顯者加人參、黃芪大補元氣;肢腫者加豬苓、漢防己以利水消腫;若面色唇舌青紫、右脅瘀塊明顯者,加當歸、紅花、丹參以活血化瘀,以助血運。
5.心血瘀阻證
[證候] 胸痛如針,心慌胸悶,面唇晦暗,舌紫或見瘀斑,脈澀而結代。
[治法] 行氣活血,寧心安神。
[方藥] 血府逐瘀湯。主要藥物: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生地黃、川芎、赤芍、牛膝、桔梗、柴胡、枳殼、甘草。上方有活血行氣、養(yǎng)心安神之功。胸悶、胸痛者,可酌加降香、郁金、延胡索以活血理氣止痛;睡眠不寧者,加夜交藤、合歡花養(yǎng)心安神。
在日常臨床工作中常常遇到膀胱過度活動癥(OAB)患兒,尤其是那些沒有尿失禁...[詳細]
睪丸癌,雖然在年輕男性中并不常見,但它是該人群中最常見的實質性惡性腫瘤。大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