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褐斑多由七情內傷,臟腑功能失調引起,既有氣滯血於實證,又有氣血虧虛,肝腎不足之虛證,通過辨證施治,達到治療目的。
1.病因病機
黃褐斑的病因病機主要由七情內傷,臟腑功能失調引起,主要涉及肝、脾、腎三臟,肝主疏泄喜條達,肝郁氣滯,氣滯血淤,氣血運行不暢,肝經郁熱化火,與體內濕邪熏蒸于面而成;脾主運化,脾虛不能健運,氣血生化無源,日久必致氣血兩虛,肌膚不能濡養(yǎng)而成,腎主水,腎水不足不能制火,濕熱內蘊,郁結不散而成。三臟功能相互影響,血虛必致血淤,肝經郁熱化火,灼傷陰津,日久必致肝腎陰虛,既有氣滯血淤實證,又有肝腎不足、氣血虧虛之虛證。
2.辨證論治
2.1肝郁氣滯,肝經郁熱表現(xiàn)為顏面晦暗及淺褐色斑片,一般見于初起階段,癥見性情急躁易怒,胸脅脹滿,口苦咽干,經期乳房脹痛,月經延遲,舌紅苔薄黃,脈弦。治以疏肝理氣兼清郁熱,方選丹梔逍遙散加味:丹皮15g,炒梔子15g,益母草30g,當歸15g,柴胡15g,茯苓30g,杭芍30g,炒白術15g。大便干結者加制大黃15g,乳房脹痛者加川楝子15g。
2.2氣滯血淤表現(xiàn)為面部色斑顏色較深,長斑日久,癥見少腹痛痛,胸脅刺痛,月經延后,量少色黑或有血塊,舌質紅,舌邊可見瘀點瘀斑,苔薄脈細澀。治以活血化瘀,理氣消斑,方選補陽還五湯加味:生黃芪30g,桃仁15g,紅花10g,赤芍30g,川芎30g,三棱15g,莪術15g,當歸15g。腰膝酸軟加上女貞子30g、旱蓮草30g,痰多者加杏仁15g、冬瓜仁30g。
2.3肝腎陰虛表現(xiàn)為顏面黧黑,每逢經期色斑加深,日久不退,癥見口苦咽干,頭暈耳鳴,心悸不寧,手足心熱,腰膝酸軟,舌紅苔薄,脈弦細;治以補益肝腎,滋陰清熱。方選六味地黃湯加味:茯苓30g,澤瀉30g,棗皮15g,淮山15g,丹皮15g,生地30g,枸杞15g,女貞子30g,旱蓮草30g,百合30g,玉竹30g。月經不調加益母草30g。
2.4氣血虧虛表現(xiàn)為面色晦暗無華,色斑勿淺勿深,癥見少氣無力,心悸失眠,月經量少,色淡,舌淡紅苔薄白,脈濡細,方選歸脾湯加味:炙黃芪30g,當歸20g,太子參30g,炒白術20g,灸甘草10g,元肉20g,棗仁15g,木香10g,阿膠20g,熟地30g。
3.病例介紹
患者,女,30歲,面頰及額部長斑2年余,伴情緒急躁易怒,胸脅脹痛,經期乳房脹疼痛,月經延遲,量少色黑,舌紅苔薄,脈弦細,證屬肝郁氣滯,氣滯血淤,方選逍遙散加味:柴胡15g,當歸15g,茯苓30g,炒白術15g,杭芍30g,薄荷10g,益母草30g,三棱15g,莪術15g,水蛭15g,川芎15g,服上方10劑后,顏面色斑明顯變淡,胸脅脹滿消失,月經按時而行,量增多,色黯紅,伴腰膝酸軟,脈搏弦細,瘀血尚未全去而伴肝腎不足,繼服上方去薄荷、炒白術,加女貞子30g,玉竹30g,連服10劑后顏面色斑大部分消退,經服六味地黃丸早晚各1丸,連服3月后色斑完全消退。
4.體會
黃褐斑中醫(yī)屬“面塵”、“黎黑斑”范疇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化妝品的日益增多及不規(guī)范使用,大氣環(huán)境的污染,黃褐斑發(fā)病率逐年上升,祛斑化妝品鉛、汞、激素嚴重超標,使用此類化妝品無異“飲鴆止渴”,中醫(yī)治療黃褐斑淵遠流長,通過辨證論治,調節(jié)臟腑功能失調,是治療黃褐斑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作者:施紅偉
在日常臨床工作中常常遇到膀胱過度活動癥(OAB)患兒,尤其是那些沒有尿失禁...[詳細]
睪丸癌,雖然在年輕男性中并不常見,但它是該人群中最常見的實質性惡性腫瘤。大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