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士節(jié)前夕,同濟醫(yī)院首次進行“護士體驗日”,5名市民“穿越”當護士:第一次穿上護士服、戴上護士帽,奔波在兒科輸液室、急診搶救室。輸液提示器一直響個不停,跟隨輸液室護士跑著去拔針;面對哭鬧的嬰兒,并在五六個家長的注視下,感受兒科護士“一針見血”的緊張;面臨隨時出現(xiàn)危重病人的緊急情況,配合醫(yī)生盡最大力量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。短短3個小時的體驗,5名志愿者直呼吃不消,“沒想到護士那么辛苦”.
兒科門診最怕不能一針到位
體驗者:葉芳芳(大學畢業(yè)生)
上午8點,還沒踏進兒科門診的大門就聽到了孩子們的哭泣聲和吵鬧聲。剛剛大學畢業(yè)的葉芳芳在兒科門診跟隨兒科護士金素琴。“我不輸液”、“我要回家”……一站到**臺旁,葉芳芳心就緊了。第一個**的孩子才8個月,一看到針頭,孩子大哭起來,媽媽焦急地抱著孩子,一旁的外公外婆、爺爺奶奶拎著奶瓶、尿布,隨時準備幫忙。一家人5雙眼睛緊盯著金護士的手。“給小嬰兒**最難,他的手亂晃,毛細血管又細,一般會選擇頭部**,頭部血管無法回血,所以完全憑感覺,最考驗技術。”只見,金素琴眼明手快,輕輕一扎,一次成功。
金素琴和其他護士每天給200多個孩子**,最高峰時4個人創(chuàng)下了給450個小病人輸液的紀錄。而對于兒科護士來說,最大的考驗是要一針到位,但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,“記得有一次給一名2歲多的患兒注射,我也比較著急,好不容易找到根很細的血管,第一針還是鼓包了,家長當時就拿起旁邊的藥水瓶扔了過來”.
做了20年的兒科護士,金素琴因為長期接觸**性藥水,兩只手紅紅腫腫的,發(fā)作時整夜未眠,但她幾乎從未想過離開。
不過,在嘈雜的兒科門診待了3個小時后,葉芳芳直呼頭大,一上午沒喝一口水,沒停下來坐一會兒,“每次看金護士**,心就糾一下。”輸液的孩子多,等待輸液的孩子更多。整個上午,葉芳芳跟隨金素琴的腳步穿梭在兒科門診室的各個角落,絲毫沒有休息時間。
急救室和患者一起與死神賽跑
體驗者:馬倩(校長)
一具蓋著白床單的遺體推出后,一陣悲痛欲絕的哭聲傳來。早上8點剛過,才換上白大褂的“護士”馬倩剛走進急救室,就看到一位老人因病搶救無效去世。這讓她一下感受到急救室與其他科室的不同:與隨時在這里徘徊的死神搏斗,盡最大力量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。
一個小時后,又送來一名臉上滿是鮮血的年輕女孩。女孩剛推進來,3名護士立即圍了過去,上心電監(jiān)護、吸氧、開放靜脈通道,安慰她別緊張……10分鐘后,女孩經過了腦科、骨科醫(yī)生初步檢查,護士們也已幫她辦好住院手續(xù),接著又趕緊將她推去做進一步檢查,“忙碌,相互之間的默契配合,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‘突擊兵’”.
馬倩是同濟醫(yī)院附近一所學校的校長,她坦言自己并不能真正幫上護士的忙,但是一直很仔細地把體驗感受一一記下,回去后再與學生和老師一起分享。“我的感受是,護士比老師還辛苦,特別是體力上的勞累強度更大。”馬倩說,她還發(fā)現(xiàn)急救室的護士們雖然隨時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(tài),但她們特別會自我調節(jié),忙碌間隙不時還開開玩笑。
急診輸液室突發(fā)事件隨時出現(xiàn)
體驗者:章順美(社區(qū)干部)
早上9點不到,同濟醫(yī)院急診輸液室里,126個位子已滿滿當當。“今天還不是最忙的。”市民體驗者章順美介紹,她穿著白大褂在輸液室轉來轉去,如果不是掛著一塊“市民志愿者”的藍色胸牌,很多人還會把她當成一名護士。
幾番“巡查”后章順美發(fā)現(xiàn),急診室的護士要做的雜事可不少:扶老年患者上廁所,有人不會用自動飲水機就幫他們倒水,還要解答諸如“為什么輸液后口苦”、“腎上長了個2厘米大小結石,要不要去開刀之類”的專業(yè)問題。
“?。?rdquo;一名患者突然大叫,原本平靜的氣氛一下緊張起來,幾名護士趕緊往患者身邊跑,一問才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是吊針快打完了,這位患者很緊張,只好大叫起來。類似的“尖叫”當天上午共發(fā)生兩次,雖然都是虛驚一場,但護士們瞬間的快速反應卻讓她印象很深,“時刻得準備應付意想不到的事情發(fā)生”.
“不容易”、“很辛苦”,這是“當”了一上午護士后,章順美說得最多的感想。她還注意到,在近四個小時的體驗時間內,護士臺上的輸液提示器一直在響個不停,不少護士忙了一上午也沒時間坐下來休息。章順美說,自己是一位普通的社區(qū)干部,會和居民聊聊醫(yī)院見聞,“現(xiàn)在不少人覺得,我來醫(yī)院是花了錢的,就應該享受服務。有些人還把就醫(yī)時的各種不滿發(fā)泄在護士身上。其實大家都要學會換位思考,彼此體諒。”
內科病房臟活累活什么都干
體驗者:陳阿姨(退休)
陳阿姨在呼吸內科病房做“護士”,原以為和急診相比,在病房里做護士會比較輕松。沒想到,一上午下來,陳阿姨有點小喘氣,“從7點多到現(xiàn)在,一直跟著護士小步跑。7個護士護理52個病人,太忙了。遇到危重病人要搶救,護士們趕緊進入緊急狀態(tài),協(xié)助醫(yī)生準備器材,氣管插管。”最讓陳阿姨感動的是病房里這些“90后”的護士,“她們和我女兒一般大,在家什么都不干,在這里什么都干”.
在呼吸內科的重癥病房,住著兩個氣管插管的病人,護士每隔1小時記錄各項生命體征、2個小時翻身、1個小時吸痰??粗崛醯淖o士吃力地為病人翻身,陳阿姨也趕忙過去幫忙。“護士的工作不但累,而且臟??粗贻p的她們不斷為重癥病人吸痰,很感動。”就在前不久,病房里住了個肺癌晚期病人,雙腳全部是小泡泡,每天流水,負責這個床位的“90后”護士每天花幾個小時為這位病人挑泡泡。
同濟醫(yī)院呼吸內科護士長張培英坦言,有時護士的職業(yè)就像公益事業(yè)一樣,很辛苦,不能講太多回報,希望更多的病人能理解護士。
最新!醫(yī)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.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....[詳細]
連續(xù)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專業(yè)技術人員,在滿足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