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片刻上光學微標簽,掃描一下就知真假
2016-11-07 20:50
閱讀:1475
來源:DeepTek 深科技
責任編輯:謝嘉
[導讀] 今年7月,美國藥物管理局(the U.S. Drug Enforcement Agency,DEA)升級了警報級別,一種含有**(fentanyl)成分的假藥正在散播(**是一種致命的強效**類物質)。在美國有成百上千這種假藥正在被轉手*,據(jù)藥物管理局報道,2013——2014年間估計有700人因為服用這種藥物而喪命。
今年7月,美國藥物管理局(the U.S. Drug Enforcement Agency,DEA)升級了警報級別,一種含有**(fentanyl)成分的假藥正在散播(**是一種致命的強效**類物質)。在美國有成百上千這種假藥正在被轉手*,據(jù)藥物管理局報道,2013——2014年間估計有700人因為服用這種藥物而喪命。
即使假藥會要人命,依舊有黑心商家會為它的豐厚利潤鋌而走險。我們很難確定黑市的規(guī)模到底有多大,但有人估計假藥每年*額超過了2500億美元。
在缺少監(jiān)管機構的發(fā)展中國家,假藥無疑是一個危害公眾健康的大問題,然而美國也不能幸免,比如今年1月,DEA就在新澤西州查獲了一處制假窩點,收繳了6000片在美國制造的假藥。這些藥片看上去就像質量為30毫克的**小藥片,但實際上它們含有**成分(**和**都是非法止痛藥,但**與很多因過量服藥的死亡案例有關)。
假藥都會盡量模**藥的形狀和大小,往往只有將它們送到實驗室,研磨并進形成分分析后才能鑒別真?zhèn)巍@一過程通常需要數(shù)天甚至數(shù)周。位于夏威夷的一家小型技術公司TruTag Technologies,正在開發(fā)一項藥品認證技術——微塵狀可食用標簽,這種微標簽可以隱形地附著于藥片表面,掃描該標簽就能獲取藥片的產地和藥品相關信息。
10月初,在2016年國際反假聯(lián)盟秋季年度會議上,TruTag公司展示了一款手持式微標簽讀取器。該公司于近期將他們的產品推上了膳食補充品市場。公司總裁Kent Mansfield說,2017年他們將計劃進入處方類藥物市場。
過去的防偽技術一直都將注意力放在包裝上,比如在包裝上打上一組特別的數(shù)字,之后可以通過短信或電話查詢其真?zhèn)?。但造假者們的仿造技術也在與時俱進,仿造包裝對他們已不是難事,他們甚至能仿造全息照片和變色墨水。
2011年,針對在藥片上加注標簽或使用“物理化學身份識別”技術,美國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FDA)放寬了政策。他們規(guī)定直接在藥片上涂附微標簽不再需要進行新藥品申請,而只需制造商提交關于微標簽的安全性和質量報告即可。TruTag的技術符合管理局的要求,他們研發(fā)的微標簽是直徑50毫米的二氧化硅顆粒。二氧化硅已經在食品和藥品領域使用了數(shù)十年,被FDA認為是安全的。
該公司能將每克二氧化硅制成1200——1500萬個微粒,這種微粒極小極輕,如同灰塵一般。每一粒二氧化硅微粒都會被刻上一個秘密編碼——這是通過刻蝕技術實現(xiàn)的,刻蝕后的微粒重量只有原來的20%,但微粒體積保持不變??涛g時會在微粒中刻上特殊圖案,使顆粒變成多孔結構——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小塊帶孔奶酪。
這些已經編好碼的“TruTags”隨即可以投入使用。Mansfield表示,可以直接將它們投入到制藥公司的生產線上,并且不需要更換生產設備或者添加新的設備?!爸扑幑究梢悦魈炀桶盐覀兊漠a品放入他們的生產線?!彼€表示,TruTag已經與數(shù)十家制藥公司合作進行了上千次測試,這些公司中有工業(yè)巨頭也有小型生物技術公司。但他現(xiàn)在還不愿透露更多的***。
4100型手持式廣譜讀取器
一旦TruTags成功隱形附著于藥片上,每一粒藥片就包含了上百個標簽顆粒。這時使用任何一款TruTag讀取器——不管是最新的手持式掃描儀還是臺式光譜儀,只要用光一照,就能像讀取條形碼一樣讀取相應的光譜信息。讀取器通過一定的算法將光譜信息解讀出來,然后從公司數(shù)據(jù)庫抽調出相應的藥品信息,包括了生產日期、產地、生產商等。數(shù)據(jù)庫里有數(shù)百萬等待刻蝕的編碼,Mansfield表示不用擔心數(shù)據(jù)庫中的數(shù)據(jù)不夠用。
目前,這項技術更多地服務于制藥公司和品牌持有者用于監(jiān)管其**商。但是Mansfield希望有朝一日病人能用他們自己的智能手機掃描藥片獲取信息。這項技術對那些每天需要吃很多藥,或者網(wǎng)購藥品的人來說尤其有用。有調查顯示,90%通過網(wǎng)絡購買的藥品都不是真正來自他們在網(wǎng)站上宣稱的地點,而是來自其他國家。因此這項技術可以保護消費者遠離危險的藥品——比如**類藥物。
Mansfield說:“以目前的手機技術,我們還無法將該技術應用在手機上,但我們希望最終能為個體消費者服務?!?/div>
版權聲明:
本站所注明來源為"愛愛醫(yī)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授權不得轉載。
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
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